价值投资第二维度:拥有定价权(护城河)

[复制链接]
查看66 | 回复0 | 2025-11-4 09:17:5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李清照妹妹 于 2025-11-5 08:31 编辑

定价权也叫护城河,也就是说,企业卖的产品随时都可以涨价——价格我说了算!
相反的案例是,农民作为粮食的卖家,价格却由买家说了算——买家制定收购价,所以农民永远富不了。
你可想而知,当你去购买苹果手机,价格由你这个买家说了算,卖家说“八千元”,而你却说“一枚硬币就足够了”——苹果公司瞬间就倒闭了!尽管这看起来有些夸张,但道理、原理就是如此。
因此产品绝不能由买家定价!某些给别人加工订单的企业,往往就没有定价权,他们的利润是很微薄的,他们只能依靠克扣工人工资、提高产量、减少加工步骤、降低产品质量来维持生存。
优质公司的产品,必须定期提高价格,以对抗成本升高及保障利润。
产品价格的提高,丝毫不影响销量——这一点很关键!
而一旦提高价格,用户就取消购买,或者转头去买别的替代产品,那么这家公司绝不是好公司。正因为如此,差劲的公司根本不敢涨价,也就是——没有定价权。
差劲的、无能的公司,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——我们家的产品具有“价格优势”,直白地说就是,“我们便宜”.....
是的,没有定价权的公司,常常说——我们价格便宜——然而他们不具备任何“投资价值”!

定价权(护城河),共包括5项。若一家公司拥有其中两项,即可视为拥有定价权(护城河)——这一维度,那么他便是值得投资的。若拥有其中三项,那绝对是可以投资的。若拥有超过三项以上,那它就是“谁不买谁是傻瓜”的公司,这类公司完全可以“闭着眼睛”买入。

5-1 驰名品牌授权的特许经营权  例如肯德基的授权加盟、麦当劳的授权加盟、可口可乐的授权分销、茅台酒的授权分销......俗称“渠道”。
驰名品牌具备任何人(即便他是伟人)也无法超越的时间维度——例如路易威登已经拥有百年历史;斯特拉迪瓦里的小提琴已经存世三百年;山东省东阿县的驴皮阿胶距今已经2500余年生产历史,欧洲人都从明朝的《本草纲目》的记载中看到过,他们甚至专门来中国采购阿胶......
是的,没有人可以穿越时空,因为人不是神。
即便最伟大的企业家、艺术家,设计了一件优秀的产品,他也需要时间才能证明——他所设计、制造的产品是优秀的,而那往往需要数十年时间。
获得驰名品牌最好的方式是企业花钱去购买,然后再运营该品牌。因此很多老品牌具备极高的“商誉价值”,也即品牌价值,俗称“无形资产”。
但是该类企业往往也已经体量巨大,违背“价值投资第一维度”——小市值体量,所以不具备投资价值。
但有些没落的品牌,还是有希望投资的,但必须有迹象显示该企业获得投资,或者该企业正在复苏。
另外,有些品牌具备“大品牌”的特质,俗称“像那个样子”,但他必须兼具其他价值投资的维度,才可以投资。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除了“驰名品牌授权的特许经营权”以外,还有一种“政府官办企业垄断”的特许经营权,例如:手机信号业务,国家只允许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三家公司经营,全是国企。这在古代被称之为“官办”企业,属于政府专营,就像“盐铁(食盐和铁器)官办”一样。再比如汽车燃油只允许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中国海化三家企业专营;烟草只允许中国烟草专营,甚至为它专门设立烟草局......电力属于国家电网,还有铁路公路的运营收费等等。
但是这类企业往往规模一开始就很大,尤其是现在,这些企业已经规模巨大,严重违背“价值投资第一维度”——小市值体量,所以根本不具备“投资价值”。
是的,你不需要考虑这类国企,它们不是价值投资的目标公司!

5-2 技术壁垒及生态供应链壁垒  例如微软的Windows电脑系统、Linux服务器系统、苹果手机、华为移动信号基站及智能数字终端设备、西门子机电、谷歌搜索及安卓设备系统、甲骨文数据库、英伟达智能及显示芯片、英特尔计算机处理器、高通手机处理器、波音飞机、雷神导弹、洛克希德·马丁战斗机...这类企业通过强大的技术积累,制造出一般企业无法制造的产品,形成一道强悍的技术壁垒。
另外,生态供应链形成闭环的企业,同样优秀,例如你首次打开淘宝,它设计了“使用支付宝登录”的按钮,这比输入账户、密码方便得多。这样你又安装了这家公司的支付宝,而且你还需要高德地图等一系列该公司旗下产品,他们同样进行了这种设计。而且他们开发的多款软件里,都存在链接跳转,为其它业务相互实现流量转换——这叫流量生态。微信也是如此,百度也是如此,抖音也是如此。
再比如,英特尔公司与主板商(销售商一般都会研发属于自己品牌的这种“粗制线路”板。中央处理器、内存、显存属于纳米级别的“精制线路”)专门设计了专属的技术架构,并且联合了微软进行指令集的深度绑定,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集群作战,这就是供应链生态。
再比如,英伟达离不开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,阿斯麦离不开一系列配件供应商,因此该产业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链。
拥有技术壁垒和生态供应链壁垒的企业,才是能够瓜分市场的企业!

5-3 低廉的成本优势  持续投入巨大成本才能实现盈利的产品,最容易失败!尤其是没有技术壁垒的产品。汽水、瓶装水的成本微乎其微,但却可以大规模制造并卖向全世界。
相反的案例是,做烧烤的小摊贩,他们加工制作的羊肉串工艺复杂,而且牛羊肉成本较高,费时费力费钱,且没办法保证口味统一、质量统一地大规模生产,因此他们永远不可能烤出一家上市公司来。
实际上,你仔细观察,有很多公司都是烧烤公司,他们不值得投资。
优质产品公司对产品的投入,往往不需要后续太大的追加资金,即可凭借盈利不断扩张。因此他们不需要今天增发股票募集资金,明天发行债券向公众借钱,后天又申请政府补贴......相反他们账面上持续累积大量现金——花不完,根本花不完。
另外,其加工工艺也绝不需要持续更新——经典就是经典,无需所谓“创新”。
计算机软件公司虽然需要持续更新代码,但相较于规模巨大的用户量而言,成本也算是低廉,但该软件必须具备“真正有用”的特性,以至于人人都需要,才算是好产品。
因此——低廉的成本优势,来源于低成本的流程、优越的地理位置、独特的资源和较大的市场规模;

5-4 用户离不开  例如微软系统,你很难让用户去使用新的系统,因为那需要再一次“痛苦地学习”!要知道,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及管理事务,是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,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才学会的(包括安装系统,毕竟计算机有时候会出现故障),而现如今很多用户已经“人到中年”,甚至老年,你再让他像小伙子那样去学习并熟练使用一套全新的系统,那堪比登天还难。而软件开发者更是如此,要知道学习开发语言,往往是人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,在最年轻的时候,精力大爆炸时期才能学会的事情。即便如此,优秀的程序员也是极少的,你让他们重新学习在新的系统上写代码,那简直要他们的命。更何况新系统又不是免费的,也需要花钱去购买,甚至新系统的电脑更贵,用户会问自己:“我凭什么花钱去买其它公司的新系统的电脑?”
再比如苹果手机,用户很难去适应其它手机的操作系统。小米手机用户也绝不愿意去使用华为手机,因为操作按键的设置是很不一样的,小米用户使用华为手机会感觉很别扭。
再比如可口可乐,你一旦离开它,你就觉得不快乐,或者像失去了什么一样,你会有一种失落感,而一旦把它买回家,倒在玻璃杯里,喝上一口,刹那瞬间——那是一种满满的“获得感”。

5-5 企业具有自己的互联网销售渠道  当今世界优秀的企业,他必须具备互联网销售模式,这是今后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,也是价值投资中,新添加的一项属性。
小米汽车创立之初,第一款汽车的销量,就让大部分品牌望尘莫及,这就是海量的小米手机用户,他们手机中的小米商城,所带来的巨大购买入口。
一家企业没有互联网销售渠道,显然是让投资者极为遗憾的事情。
互联网销售渠道必须是自建的,而不是在淘宝天猫、或京东开立旗舰店——这是不靠谱的,因为依赖其他销售平台,是无法保证点击流量的。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官网,以及一两款用户量颇具规模的App。
例如理想汽车拥有汽车之家这款App,因此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,站稳脚跟。马斯克收购推特,就是为自己的产品提供展示流量、销量,另外提高自有品牌口碑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附:“护城河”一词的来源
1993年,巴菲特在伯克希尔・哈撒韦致股东信中首次明确使用“护城河”概念。
“护城河”是指企业抵御竞争对手侵蚀、维持长期超额回报的“结构设计性竞争优势” 。
巴菲特以可口可乐汽水和吉列剃须刀片为例阐释其内涵:“护城河”由企业的“品牌、产品、渠道”形成。
1995年伯克希尔年度会议上,巴菲特以生动比喻强化“护城河”的“防御本质”,加入“持续性”与“不可复制性”两个关键维度 。
2007年,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明确将“护城河”列为投资决策的核心依据,新增“护城河的加宽能力”这一动态视角 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